“秋冻”讲科学不能盲目从事
“春捂秋冻”是前人总结出的保健经验,指的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,不宜急于减少衣服,需要多捂一捂;到了气候渐凉的秋天,不要过早增加衣服,应该多冻一冻。其目的在于使人能顺应季节变换,有利健身防病。但这要讲究科学,注意因人而异,不能盲目从事。 慢添衣 眼下正值秋天,初秋时气温下降并不十分明显,不要一下子穿衣盖被太多,可以提高头面部、皮肤及鼻粘膜的耐寒能力;晚秋时早晚气温偏凉,但穿衣也要有所控制,最好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,这样就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、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,同时也避免了陡然添衣增被太多而频频出汗导致的阴津伤耗、阳气外泄。 轻运动 健身运动也要讲究耐寒锻炼,冷水浴最符合“秋冻”原则,最好在整个秋季都坚持,不要间断。最简便的方法是每天用冷水洗手和洗脸,如身体、场地等条件允许,进行秋泳则更好。锻炼项目可根据各人不同年龄、体质、爱好等加以选择,但切勿“动”得大汗淋漓。特别在晚秋,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即应停止运动,以保证阴精的内收,不使阳气过多外耗。 莫盲目 “秋冻”要根据当地天气变化而定。一般情况下,日照温度在15℃-20℃时,正常人可适当减少穿衣;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,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。尤其在冷空气袭来气温骤降时,人们(尤其是病弱者和婴幼儿)应该注意及时添衣加被,防止身体受冻生病。